Linux硬盘分区,卸载,挂载,格式化,加到开机启动项
本文于2296天之前发表,文中内容可能已经过时。
卸载磁盘
1 | umount 挂载目录 分区名 |
0、创建挂载目录
1 | mkdir -p /www |
1、确认是否有没有分区的磁盘,如下图,没有分区的磁盘是 /dev/xvdb ,在您的服务器中可能是 /dev/vdb 请注意按实际名称修改
1 | fdisk -l |
2、为磁盘分区,若已分区的,请跳过!
1 | fdisk /dev/xvdb |
3、输入n开始创建分区
4、输入p创建主分区
5、选择分区号,这里输入1
6、输入分区开始位置,直接回车
7、输入分区结束位置,直接回车
8、输入wq 保存退出
9、检查是否分区成功
1 | fdisk -l |
10、格式化分区,这里请输入你看到的磁盘加分区号,如下图,已格式化过的,请跳过
1 | mkfs.ext4 /dev/xvdb1 |
11、将新建的分区挂载到/www
目录下
1 | mount /dev/xvdb1 /www |
12、查询磁盘分区UUID
说明:磁盘的UUID(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)是Linux系统为存储设备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。
1 | blkid /dev/xvdb1 |
13、将分区挂载信息添加到开机启动挂载
1 | echo "/dev/xvdb1 /www ext4 defaults 0 0" >> /etc/fstab |
格式说明:
第1列是需要挂载的文件系统或存储设备,/dev/xvdb1代表哪个分区
第2列是挂载点
第3列指定文件系统或分区的类型,ext4是该分区的格式
第4列为挂载选项,详细参考manmount. ,defaults是挂载时所要设定的参数(只读,读写,启用quota等),输入defaults包括的参数有(rw、dev、exec、auto、nouser、async) ,
第5列为dump选项,设置是否让备份程序dump备份文件系统,0为忽略,1为备份。
第6列为fsck选项,告诉fsck程序以什么顺序检查文件系统,(2是开机时检查的顺序),是boot系统文件就为1,其他文件系统都为2,如不要检查就为0
13、重新挂载所有分区
1 | mount -a |
14、检查是否挂载成功
1 | df |